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正文

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重要成果

发布日期:2025-07-29 17:35    

  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7月29日)

  在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相关部门和区普查办公室认真落实《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2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豫政〔2023〕8号)、《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三政〔2023〕7号)和《河南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三开政〔2023〕13号)要求,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扎实有序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经过我区多名普查人员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普查数据采集、审核和汇总评估工作。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反映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普查主要目的和主要工作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客观反映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新进展。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我区经济普查工作从2023年7月开始,历时两年,顺利完成了机构组建、宣传动员、人员培训、普查区划分、单位清查、现场登记、投入产出调查、数据审核验收、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工作,现在进入主要数据发布和资料开发应用阶段。

  二、普查主要特点

  (一)高效落实普查工作保障。严格按照“全、准、实”摸清经济家底、切实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普查总目标和总要求,强力部署和推动普查工作。区普查办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普查责任,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支持普查工作。严格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机制,细化任务举措。为普查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严格执行普查流程规范。严格落实《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河南省实施方案》。组织选优配强普查队伍,对我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开展系统化、持续性业务培训,规范有序实施单位清查、普查登记和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全面加强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坚持边普查、边审核、边检查,确保普查源头数据真实可靠。

  (三)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为促进经济总量数据与结构数据衔接,此次普查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投入产出调查首次采用投入产出调查企业电子台账,同时加强投入产出调查数据与普查数据比对检查,着力提高数据的协调性和匹配性。

  (四)提升普查工作质效。进一步强化部门数据共享应用,有效整合编制、民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行政记录,为开展单位清查和普查登记提供了数据基础。深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使用全国统一采集模式的普查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采取网上填报与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普查,提高普查人员管理与培训信息化水平,普查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五)坚决守牢数据质量生命线。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为民普查,强化全流程数据质量管理,全面防治统计造假,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举办各类科普性强、参与度高的宣传活动,积极争取普查对象的理解和支持。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及时纠正各类普查不规范现象,确保普查源头数据质量。

  三、普查主要数据

  (一)单位情况。2023年末,全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876个;产业活动单位2051个;个体经营户2132个。

  按行业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555个,占29.6%;建筑业331个,占17.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42个,占12.9%。

  (二)从业人员情况。2023年末,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5269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1250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7258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7993人。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4166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937人。

  按行业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建筑业3506人,占13.9%;制造业3206人,占12.7%;批发和零售业3137人,占12.4%。

  (三)资产负债和营业收入情况。2023年末,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898052.2万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51753.7万元;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46298.5万元。

  2023年末,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363884.2万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848100.6万元;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515783.6万元。

  2023年,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752204.7万元。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952930.2万元;第三产业营业收入799274.5万元。

  (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区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91个,从业人员3916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9049.3万元。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9个,从业人员332人,营业收入29942.3万元;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57个,从业人员236人,营业收入17382万元;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93个,从业人员2709人,营业收入218779.9万元;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法人单位32个,从业人员639人,营业收入32945.1万元。

  (五)新兴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区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5个,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个。全区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206.2万元;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1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2228.2万元。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16人年,R&D经费支出4022.5万元。

  总体来看,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了丰硕成果,普查主要数据客观反映了五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通过经济普查公报等多种形式陆续向社会公布更详细的普查数据结果,积极组织各方力量深度开发应用普查资料,充分发挥普查数据价值。